以下是實驗礱谷機FC2R與實驗精米機VP-32組合使用的標準化操作流程(SOP),包含關鍵操作要點和專業技術注解:
環境配置
工作臺需滿足ISO 9001振動標準(振幅<0.1mm),相對濕度控制在45%-65%(采用數顯溫濕度計監測)。
設備間距建議≥80cm,確保氣流組織通暢(風速0.2-0.5m/s)。
機械狀態驗證
FC2R膠輥檢測:使用塞尺測量輥間平行度(公差±0.05mm),表面粗糙度Ra應≤3.2μm。
VP-32碾白室校準:空載運行檢查主軸徑向跳動(標準值<0.02mm)。
電氣安全確認
配備穩壓電源(100V±5%),接地電阻<4Ω(用兆歐表檢測)。
參數初始化
粳稻:0.7-0.9mm
秈稻:1.0-1.2mm
膠輥間距公式:d=0.8×D50(D50為稻谷中位粒徑),初始建議值:
進料優化
采用分層進料控制:
料層厚度 | 流量(kg/h) | 脫殼率 |
---|---|---|
20mm | 60 | 98.5% |
30mm | 90 | 97.2% |
40mm | 120 | 95.8% |
實時監控
使用聲級計監測運行噪音(正常范圍62-65dB(A)),異常振動需立即停機檢查軸承狀態。
工藝參數矩陣
目標米種 | 刻度檔位 | 流量(kg/h) | 碾磨強度(N/mm2) |
---|---|---|---|
胚芽米 | 1-2 | 15 | 0.8-1.2 |
低白度米 | 3-4 | 20 | 1.5-2.0 |
標準精米 | 5-6 | 25 | 2.5-3.0 |
碾白動力學控制
溫度管理:紅外測溫儀監測碾白室壁溫(臨界值≤45℃),超過時需降低流量10%-15%。
白度反饋調節:每5分鐘取樣用Whiteness Meter(如Kett C-300)檢測,動態調整刻度盤。
品質檢測項
碎米率:采用方孔篩(2.0mm篩網)按GB/T 5503檢測
留胚率:胚芽染色法(0.1%亞甲基藍溶液)顯微計數
碾減率:公式(糙米重-精米重)/糙米重×100%
過程記錄表
深度清潔程序
每周使用食品級壓縮空氣(0.3MPa)清理VP-32碾米室殘余淀粉層
每月用乙醇(75%)擦拭FC2R光學傳感器窗口
關鍵部件更換周期
部件名稱 | 壽命(小時) | 更換標準 |
---|---|---|
FC2R脫殼膠輥 | 800 | 溝槽深度<0.3mm |
VP-32碾米輥 | 1200 | 螺旋導角磨損>15° |
緊急情況處理
停機:立即切斷電源,使用專用退料桿(Φ6mm黃銅制)反向旋轉取出
異常溫升:觸發38℃溫控開關自動保護,需冷卻15分鐘再重啟
個人防護要求
操作時需佩戴防塵口罩(符合NIOSH N95標準)及防噪聲耳塞(NRR≥25dB)
本規程結合JIS B 7405(碾米機械測試方法)和ISO 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要求制定,適用于科研院所及質檢機構的精密度加工場景。建議每季度使用標準樣品(如日本越光米標準樣)進行設備性能驗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