樣品均勻性
采用真空斬拌工藝確保質地均勻
制備過程使用篩網去除大顆粒
抽樣檢查時進行多點取樣驗證
局部彈性測量值異常(如肉塊處測得值偏高)
組織結構不均(如未充分打碎的肉塊)
氣泡或水分分布不均
影響因素:
影響表現:
控制措施:
樣品形狀與尺寸
使用專用模具定型
配備樣品尺寸測量卡尺
形狀不規則導致接觸面積變化>15%
尺寸過小易產生邊緣效應
圓柱體:直徑20-30mm,高度15-25mm
立方體:邊長15-20mm
標準要求:
偏差影響:
解決方案:
樣品存放條件
pH值>7.0時彈性下降明顯
表面黏液增多預示蛋白質變性
溫度:4±1℃(短期)/ -18℃(長期)
濕度:相對濕度75-85%
時間:解凍后2小時內測試
關鍵參數:
變質特征:
儀器校準
發現漂移>1%立即停用檢修
校準后需做標準樣品驗證
每日:50g標準砝碼驗證(誤差<±0.5%)
季度:廠家全量程校準
校準規范:
校準異常處理:
儀器清潔
探頭殘留物<0.1mg/cm2
平臺光潔度Ra≤0.8μm
清潔標準:
清潔流程:
測試后立即用去離子水擦拭
75%酒精消毒
軟布擦干并檢查殘留
溫度控制
配備恒溫試驗臺
樣品提前30分鐘平衡溫度
實驗室環境:20±2℃
樣品測試溫度:15-25℃
要求范圍:
溫控措施:
濕度管理
使用除濕/加濕一體機
密閉測試艙(選配)
濕度>60%:樣品吸水量可達3%
濕度<40%:樣品表面脫水結皮
標準范圍:相對濕度50±5%
超標影響:
調控方法:
參數設置基準
測試項目 | 推薦參數 | 允許偏差范圍 |
---|---|---|
測試速度 | 1-2mm/s | ±0.2mm/s |
觸發力 | 樣品重量的1% | ±0.5g |
壓縮量 | 樣品高度的50% | ±2% |
樣品放置規范
使用對中定位環(選配件)
配置激光定位輔助系統
對中要求:偏差<1mm
驗證方法:
糾偏措施:
探頭預降距樣品2mm時暫停
觀察投影是否同心
探頭安裝要求
垂直度:<0.5°
緊固度:扭矩2.5±0.2N·m
檢查頻率:每20次測試后復核
標準操作流程
環境參數確認
儀器狀態檢查
樣品前處理
參數設置驗證
測試過程監控
數據復核存檔
異常數據處置
采用魚骨圖排查法
重點檢查"人機料法環"要素
同批次樣品測試差異>10%
與歷史數據偏差>15%
復測條件:
根本原因分析:
通過建立完善的控制體系,可使測試結果變異系數(CV值)控制在5%以內,滿足SC/T3702-2014等標準要求。建議實驗室配備《魚糜彈性測試影響因素控制手冊》作為作業指導。